耶穌的禱告 奉主名求的意義
第一章
耶穌的禱告
耶穌的洗禮
1. 親愛的朋友,耶穌的洗禮是一個美麗的景象,我們見到三位一體神的所有成員都有所行動: 神的兒子禱告時,聖靈從天降臨在祂身上,父神說話,並給了耶穌一個祝福。
耶穌在整個過洗禮程中都不住地禱告,從福音書 中可見祂在生命的重要時刻都是在禱告。
在這裡我們見到禱告的力量:當耶穌禱告時,神 回應祂的禱告,天堂就打開了,表示神在天上向地上世人顯示自己;而聖靈相應採取行動,降臨在祂身上。在路加福音第3章,我們有福音書中兩節非常重要關於三位一體神的經文。
有了聖靈的恩膏,耶穌就有從聖靈來的能力去開 始事工。一作者説:「禱告帶來了力量。禱告就是力量......禱告就是勒緊與神的發電機的聯繫,以便力量可以暢順流出而不會失丟或中斷。」(S DGordon, Quiet Talks On Prayer, 頁172-173)
在約但河受洗,耶穌用禱告開始祂的事工;在加 略山釘十架,祂也是用禱告來結束祂的事工 (路23:46)。
路加福音
3:21 眾百姓都受了洗,耶穌也受了洗。他正禱告的時候,天開了,
3:22 聖靈降在他身上,形狀彷彿鴿子;又有聲音從天上來,說:「你是我的愛子,我喜愛你。」
忙碌一天後禱告
2. 馬可福音1:25-37說,耶穌有一個漫長和勞碌的安息日。在這天,祂首先在會堂裡敬拜和教 導,然後將污靈從一污靈附身的人驅走;之後祂來到彼得的家,治癒他的岳母;在晚上又醫治了許多其他人,並趕出更多污靈。當時「全城的人都聚集在門前」,我們可想像耶穌的忙碌程度。
在勞累的一天之後,祂並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睡過飽飽,而是一早就起來,去一個幽靜的地方禱 告。在清晨時分禱告似乎是耶穌的習慣。
我們需要有平靜的時間和神相處,因為只有在不 受干擾的平靜中,我們才能與神有甜蜜的交融。先知以利亞的經歷說 (王上 19:11-12),神的私人信息是經溫柔的耳語送給我們,所以我們需要排除所有噪音,以便聽到祂的聲音。
馬可福音 1:35 次日早晨,天未亮的時候,耶穌起來,到曠野地方去,在那裏禱告。
單獨和神一起
3. 我們從路加福音5章看到,耶穌經常退到清靜的地方禱告,這明顯是祂的生活習慣。有很多人 來到祂面前,祂有緊迫的責任和很多服侍,但祂的首要工作是禱告。耶穌在忙碌的日子中亦找到時間禱告,所以我們不要讓忙碌作為不禱告的藉口。
耶穌不會讓工作壓力影響祂的禱告生活,不會因 工作繁忙而減少禱告,雖然這誘惑很大。一作者說:「祂的私人生活外部壓力越大,祂越是嚴防禱告時間縮短,心靈忙亂。壓力越緊張,就必須有更多的時間作不慌不忙的禱告。」(S D Gordon,Quiet Talks On Prayer, 頁176)
耶穌退到清靜的曠野去禱告,尋求父神的意旨, 父神的意旨就向祂啓示,祂就能對準祂的心意來服事。
路加福音
5:15 但耶穌的名聲越發傳揚出去。有一大群人聚集來聽道,也希望耶穌醫治他們的病。
5:16 耶穌卻退到曠野去禱告。
整夜祈禱
4. 到了路加福音6章時,耶穌的仇敵正在增加。祂還面臨選擇十二使徒的重大決定。在這有需要的時候,祂整夜向神禱告。
十二使徒對祂非常重要,因為祂會教導他們神的 福音和真理,在祂死和復活之後他們會將其傳播,他們將會成為早期教會的支柱。
在這重要時刻,像平常一樣,與神一起在平靜的 地方度過平靜的時光,對祂來說是不夠的,於是祂整夜禱告。福音書有記錄耶穌的簡短禱告,亦有詳細禱告。
經過和神一晚的溫馨團契之後,耶穌就充滿能力 和智慧,去處理許多事情。祂選擇了十二個將履行大使命的使徒;治癒了許多受污靈困擾的人,「因為有能力從他身上發出來」; 並宣講重要的「平原寶訓」。
路加福音
6:12 在那些日子,耶穌出去,上山祈禱,整夜向神禱告。
6:13 到了天亮,他叫門徒來,就從他們中間挑選十二個人,稱他們為使徒。
分配時間禱告
5. 耶穌在聽到施洗約翰之死的壞消息之後,想要禱告,但有很多人跟隨祂。祂憐憫他們,就治好他們的病,並給他們吃飽。
在醫治他們之後,祂將他們全部送走,並吩咐門 徒離開,以便祂自己上山去禱告,可獨自陪伴神。
我們一次又一次見到,耶穌將禱告作為祂的首要 工作。祂總是有時間禱告,不會讓其它事干擾。
馬太福音
14:22 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,先渡到對岸,等他叫眾人散去。
14:23 疏散了眾人以後,他獨自上山去禱告。到了晚上,只有他一人在那裏。
望天嘆息
6. 當耶穌醫治一個聾啞人時,祂抬頭向天仰望,這是祂祈禱的一種姿態。當祂用五餅二魚給五 千人吃飽時(可6:41),祂亦做出同樣的姿態。在祂的醫治中,正如在祂事工上所做的一切,祂完全依靠神。
儘管祂有行偉大神蹟力量,祂仍是世上曾經活過 一個最依靠的人,因為祂一直說憑著自己不能做甚麼(例如在約5:30)。
馬可福音
7:34 望天嘆息,對他說:「以法大!」就是說「開了吧!」
7:35 他的耳朵立刻開了,舌結也解了,他說話也清楚了。
彼得的告白
7. 有一次,耶穌問門徒,知不知道祂的真正身份。這是可以向任何人提出的最重要問題,因為他的回答案將會決定他的永恆命運,所以在提問之前,祂首先禱告。
我們生命中的一切有一天都會消逝,但對這問題 的回答的後果,就永不會消逝。
如果你一生都做了對的事情,你此生身體健康、 家庭幸福、福祿雙全、有名有利,但你給這問題的回答是錯的,那麼你將來的痛苦和悲哀會使「你希望自己變成虛無,永不復存在」(喬納森·愛德華茲)。
又或者,如果你一生都犯錯、大錯特錯,一生都 是蹇於遭逢、受苦受難,但是你給這問題的回答是對的,而且你採取行動,信靠耶穌是救主,那麼你將會擁有的喜悅和福樂是無窮無盡的,你會覺得這一輩子的苦難都不是什麽。耶穌的禱告是有效的,因為彼得承認祂是神的基督,這是他對主真實的認識,這真理只能由天父顯現給他。
路加福音
9:18 耶穌獨自禱告的時候,門徒也同他在那裏。耶穌問他們:「眾人說我是誰?」
9:19 他們回答:「是施洗的約翰;有人說是以利亞;還有人說是古時的一個先知又活了。」
9:20 耶穌問他們:「你們說我是誰?」彼得回答:「是神所立的基督。」
耶穌登山顯榮
8. 登山顯榮是耶穌在門徒面前壯觀地展示祂的榮耀的事跡,可以說這是預演當祂再來時,祂榮耀的形狀。
祂是滿有榮耀的神子,但甘願成為肉身,為世人 踏上十架苦路。
路加說,耶穌上山禱告,當祂禱告時祂的面貌改 變了,衣服潔白放光。
一作者說:它的效果就是說服他們,「另一個世 界、永恆的國度的真實存在是毫無疑問的。」
要知道,我們也正在被變形,就是被聖靈榮上加 榮,因為我們正在成聖,最終成為像基督一樣,有祂榮耀的形狀 (林後:18)。
路加福音 9:29 正禱告的時候,他的面貌改變了,衣服潔白放光。
七十二門徒完成使命
9. 耶穌派遣七十二門徒出去,醫治病人,傳講神的國度。當他們回來時,高興地回報成功的使命,耶穌感到歡喜快樂。
神向自以為是、自恃聰明的人隱藏祂的真理;但 向謙卑、願意受教的人啟示出來。神向人啟示自己,使人能夠認識祂,否則人是無法認識神的。
耶穌感謝神對祂子民的啟示。這是福音書中記錄 耶穌唯一一次的歡喜快樂,當時祂當然不忘感恩。
路加福音 10:21 正當那時,耶穌被聖靈感動而歡喜快樂,說:「父啊,天地的主,我感謝你!因為你把這些事向聰明智慧的人隱藏起來,而向嬰孩啟示出來。父啊,是的,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。
主禱文
10. 耶穌是禱告大師,禱告佔有祂生命的重要部分,並產生了奇蹟效果。祂的禱告定是給門徒留下深刻印象,所以其中一個要求祂的指導。於是耶穌給了我們主禱文,讓我們從祂那裡得寶貴教導。
主禱文是舉世馳名的基督徒典範禱告,有很多基 督徒都可以將它一字不漏地背誦。它蘊含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信條,被譽為「福音的綱要」,及基督徒「生活的鑰匙與法則」,值得我們探索理解。它是耶穌親自給我們的禱告,記載在馬太福音 (6:9-13) 和路加福音 (11:2-4)。
一作者這樣讚美耶穌所賜的恩惠:「它既美麗又勻 稱,就像一個最完美的藝術品……這禱告很簡短,容易學習,容易牢記,可經常使用;但它卻包含所有關於生命和虔敬的東西。」(Philip Ryken,When You Pray, 序言)
另一作者寫道:「這個禱告是所有禱告的要旨和節 本。所有其它禱告都包含在此禱告;是的,人類任何身體和靈魂的需要,都包含在此。」(HughLatimer, 被引用於 Philip Ryken, When You Pray, 頁41)
路加福音 11:1耶穌在一個地方禱告。禱告完了,有個門徒對他說:「主啊,求你教導我們禱告,像約翰教導他的門徒一樣。」
信心禱告
11. 當耶穌禱告時,祂從不懷疑神會回答祂。祂使五千人吃飽之前,首先向神感恩,然後用手上有的五個餅和兩條魚,開始向人們分派餅和魚,最終使一大群人吃飽,其中只是男人就有大約五千。在另一場合,當祂使四千人吃飽時(可8:6-7),祂同樣作一信心禱告。
耶穌是熱衷禱告的人,祂一生都不住地禱告。祂 獨自亦和別人一起禱告;祂為人和事物禱告;在作出重要決定之前,及在祂生命的每一關鍵時刻,衪更特別禱告;最終衪在十字架上離世時,祂正在禱告。
現在,用微薄的資源來供應這群眾的需要,在行出這壯觀的奇蹟之前,祂向祂的父禱告。耶穌給 了我們一至高的榜樣,在所有場合,要為所有人和事物禱告。
約翰福音 6:11 耶穌拿起餅來,祝謝了,就分給坐著的人,也同樣分了魚,都照他們所要的來分。
拉撒路的復活
12. 約翰福音11章說,耶穌的好友拉撒路在四天前去世。耶穌來到他的墳前,在一大群人面前,憑著完美的信心禱告。祂感謝天父垂聽祂,然後祂命拉撒路從死裡復活。
耶穌的禱告並非請求能力,而是感謝父神已經聽 了祂的禱告;這表示祂與父神的完全合一,祂已知道父的旨意,和對祂的大能有絕對信心。
耶穌在觀眾面前壯觀地顯示禱告的力量,是為周圍站著的眾人,叫他們信祂是神差來的。一作者 寫道:「託付給人的最大力量,當然是禱告力量。」
約翰福音
11:41 於是他們把石頭挪開。耶穌舉目望天,說:「父啊,我感謝你,因為你已經聽了我。
11:42 我知道你常常聽我,但我說這話是為了周圍站著的眾人,要使他們信是你差了我來的。」
11:43 說了這些話,他大聲呼叫說:「拉撒路,出來!」
11:44 那死了的人就出來了,手腳都裹著布,臉上包著頭巾。耶穌對他們說:「解開他,讓他走!」
耶穌為小孩禱告
13. 耶穌喜歡為別人禱告,祂給了我們很多代禱的例子。有一天,有些父母把他們的小孩子帶到來耶穌面前,門徒看到就責備他們,覺得耶穌 已經這麼忙碌,有更重要的事要處理,哪有時間浪費在他們身上。
但祂把手放在他們身上,給他們祝福。小孩子對 祂來說是特別親切的,因為祂說祂國度裏的人都像小孩子一樣;因為小孩子單純謙卑、和完全依靠父母;他們符合進入祂國度的條件。凡是耶穌的子民,都要有小孩子的單純謙卑,完全依靠心態。
馬太福音
19:13 那時,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,要他給他們按手禱告,門徒就責備那些人。
19:14 耶穌說:「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,不要阻止他們,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。」
19:15 耶穌給他們按手,然後離開那地方。
大祭司的禱告
14. 約翰福音17章整章,是記錄耶穌在最後的晚餐之後一個詳細 禱告,它被稱為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禱告」。這禱告是父與子之間深切交融的表現。在這禱告結束後,耶穌會在客西馬尼被捸捕,然後經歷審訊,之後釘十架。
耶穌具有大祭司的身分(來 10:5-10),不久就要離世,在世上生命終結前,向天父作出「大祭司的禱告」,它是四卷福音書中耶穌最長的禱告文。
耶穌首先為祂自己,然後為祂的門徒,最後為祂 的未來信徒禱告。祂祈求天父保守他們,要他們合而為一,並且用真理使他們成聖。
祂祈禱的目的亦是為給予自己新的力量去做即將 的犧牲,亦給予門徒教導和鼓勵。一作者說:「能聽到,當聖子將要犧牲祂的生命,成為罪人的贖價時,與祂的父交談,真是莫大的得益。」
約翰福音
17:1 耶穌說了這些話,就舉目望天,說:「父啊,時候到了,願你榮耀你的兒子,使兒子也榮耀你;
17:2 因為你曾賜給他權柄掌管凡血肉之軀的,使他把永生賜給你所賜給他的人。
耶穌離開世界前禱告
15. 耶穌在世上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禱告。當祂上升天堂時,祂給了門徒一個告別祝福,然後在眾目睽睽下被提上天。
耶穌總是為人們代禱,在離開這世界時祂亦是在代禱中,對我們來說真是一個 了不起的例子!祂來是為祝福這個世界,離開時亦正祝福它。
路加福音
24:50 耶穌領他們出來,直到伯大尼附近,就舉手給他們祝福。
24:51 正祝福的時候,他離開他們,被帶到天上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