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稣的祷告 奉主名求的意义
第二章
客西马尼的祷告
耶稣的祷告
16. 祷吿的目的之一,是让我们寻求和顺服神的旨意,耶稣在客西马尼的祷告活出了祂完美的顺服。在祂最危急的时刻,当祂面临被拘捕和钉十架的苦难,当祂即将要喝神的愤怒的杯的时候,祂更认真地向神祷告。
三次祂向神祈求,那苦杯离开祂,但我们可以从 祂首两次祷告中所用的不同字眼见到,祂的祷告,是寻求和服从的完美典范。
第一次祷告时,祂説:“如果可能,求你使这杯离 开我。” 但是第二次祷告时,感觉到神要祂喝这杯的旨意,祂説 :“这杯若不能离开我,必须我喝,就愿你的旨意成全。”
祂的第一个祈求,用词是积极的,但第二个是消 极的。第二次祈求比第一次祈求进了一步,彷彿祂已坚强自己,意识到这杯不能从祂身上离开。最后,祂无畏地宣称:“起来,我们走吧!”(太26:46)耶稣总是为别人祷告,这是耶稣罕有地为自己祷告。
马太福音
26:39 他就稍往前走,俯伏在地,祷告说:“我父啊,如果可能,求你使这杯离开我。然而,不是照我所愿的,而是照你所愿的。”
26:42 他第二次又去祷告说:“我父啊,这杯若不能离开我,必须我喝,就愿你的旨意成全。”
典范祷告
17. 耶稣的祷告是典范祷告,即使在这可怕的时刻,祂也为成就神的旨意祈求。
一作者评论道:“祂从近乎崩溃进展到坚定决心。 在这两个祈求中,耶稣从不质疑神或神的旨意--为什麽要定这计划、为什麽要我、为什麽要现在?反而,祂成为祂教导门徒祈祷部分内容的化身:‘我们在天上的父: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。愿你的国降临;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’(6:9-10b)”(Douglas Sean O’Donnell,Matthew,页798)我们见到,祂存著顺服的心,带著寻求的态度,摸索神的意思。在生死关头,祂祷告的目的仍然是要遵行神的旨意。
马太福音
6:9 “所以,你们要这样祷告:‘我们在天上的父: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。
6:10 愿你的国降临;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。
阿爸,父啊!
18. 在福音书中,耶稣总是称神为父,除了在十架上时, 祂喊叫“我的神!我的神!为甚麽离弃我?”(太27:46);但在这个场合,祂和神更加亲密,祂称祂为 “我父啊”(太26:39)。
马可更补充说,祂甚至称祂为“阿爸,父啊!” (可14:36)
祂感到极度痛苦,于是天上的一位天使来加添祂 的力量。祂亦非常焦虑,非常恳切地祷告,以至汗水如大血点滴在地上。
路加福音
22:43 〔 有一位天使从天上显现,加添他的力量。
22:44 耶稣非常痛苦焦虑,祷告更加恳切,汗如大血点滴在地上。〕
曾大声哀哭
19. 在下面的段落中,希伯来书的作者无疑是指耶稣在客西马尼的祷告。祂的人性在成为世人的罪的可怕前景下抵挡不住,悲痛欲绝,于是祂热炽祷告,向神祈求,哭泣流泪。祂是感到何 等深沉的悲哀和伤痛。
耶稣大声哀哭,流泪祷告,天父就因祂的虔诚应 允祂的祈求。天父并没有批准除去祂苦杯的要求,而是给了祂更大的祝福。天父并没有将祂从死亡中拯救出来,而是将祂从坟墓中拯救出来,现在祂坐在神的右边,永远统治祂的子民;因为复活的耶稣完成了神子民的救赎工作,并赢得了对罪和死亡的决定性胜利。
在另一个意义上,神也应允耶稣的祷告,因为耶 稣一直祈求神的旨意要成就。一作者指出:“耶稣最深切的祷告是父的旨意成就--祂的死会成为我们的救恩(来7:25; 10:9-10)。”
希伯来书 5:7 基督在他肉身的日子,曾大声哀哭,流泪祷告,恳求那能救他免死的神,就因他的虔诚蒙了应允。
耶稣的诱惑
20. 除了面对成为世界的罪的巨大任务,耶稣亦可能面对撒但的诱惑。撒但在旷野曾诱惑祂,但失败了。之后他离开祂,再等时机。没有时机比客西马尼是更好的,那无疑是耶稣最脆弱的时候。我们也见到,祂吩咐门徒祷告,不要陷入诱惑。这表示祂自己可能正经歴诱惑,但祂会因为祷告而获胜。可惜门徒不听祂的指示,转瞬间就跌倒了。
因此,在客西马尼,我们见到耶稣的人性和祂抗 拒试探的挣扎。神学家说,客西马尼的事蹟记录在马太福音、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中,但不在约翰福音中,原因是约翰福音的主题陈述耶稣基督是神,祂道成肉身,即使成为人,祂仍然是神,而神是不能被恶魔所诱惑的 (雅1:13)。
马太福音 26:41 总要警醒祷告,免得陷入试探。你们心灵固然愿意,肉体却软弱了。”
俯伏在地
21. 随著诱惑加剧,祂的祷告也更深切,这更深切的祷告反映在祂祷告的姿势。起初祂跪下祷告,后来祂俯伏在地上祷告。
第一个亚当在试用期时在伊甸园违抗神,但在客 西马尼第二个亚当在面对钉十架的严酷考验,保持了完美的顺服。
三次祷告寻求神的旨意后,祂就即时行动,起来 面对叛徒犹大。
马太福音 26:46 起来,我们走吧!看哪,那出卖我的人快来了。”
第一言
22. 耶稣对人类伟大的爱,在祂十架上的遗言中表露无遗。即使在难以形容的苦痛中,耶稣仍然为祂的敌人祷告,又救了一个强盗,和照顾母亲。
没有言语比耶稣离世前的宽恕言语更充满爱。在 祂生命最黑暗的时刻,当祂正经歴钉十架的痛苦和濒临死亡之际,祂并没有停止照顾别人,反而为祂的敌人和凶手代祷。之前,祂教导我们要为敌人祷告,现在正处于水深火热中,祂为我们树立完美榜样。
一作者写道:“主耶稣确实是最有怜悯心、最有同 情心、最有恩典;没有人是邪恶到祂会置之不理的。对于祂全能的心,没有人的罪恶大到无可救药,令祂对他们的灵魂置诸度外。祂有时间在十架上为祂的凶手祷告,像这样的爱是一种无可理解的爱。”(J C Ryles, Luke, Volume 2, 页464)
路加福音 23:34a〔 这时,耶稣说:“父啊!赦免他们,因为他们所做的,他们不知道。”
第四言
23. 在十架上,耶稣经历到祂受难的顶点。祂背负著人类所有罪恶的重担,祂的父毫无怜悯地将祂对罪的烈怒倾倒在祂身上。耶稣正尝到永死和地狱的苦楚,使祂悽惨地喊叫:“我的神!我的神!为甚麽离弃我?”
神是宇宙的至善,有祂的同在,生命是充满无穷 福乐;没有祂的同在,生命是最痛苦、是生不如死的。神是爱和光和一切美善的泉源,失去神的同在,就是坠入黑暗的地狱,是令人惊心动魄的心灵折磨。耶稣正尝到地狱的滋味、经历地狱的 苦楚,祂的喊叫,是整本圣经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之一。
在这痛苦的喊声中,耶稣一方面表达了被神离弃 的苦楚,另一方面也表达了祂和天父的亲密关係和对祂的信任,因为祂称神为“我的神”。在苦难中祂求神帮助,仍然相信地向祂喊叫。
要谨记,若不是因为耶稣在十架上代受了地狱的 惩罚,有一天我们都要被扔进地狱里,遭受永死的厄运;现在因为祂在十架上的自我牺牲,我们信祂的人就不至灭亡,反得永生。讚美神!
马太福音 27:46 约在下午三点钟,耶稣大声高呼,说:“以利!以利!拉马撒巴各大尼?”就是说:“我的神!我的神!为甚麽离弃我?”
第七言
24. 不久之后,我们知道父子之间的团契得到了恢复,因为耶稣又再称神为父。耶稣将祂的灵託付给神,神透过复活来回应祂的祷告,神子并没有永远被离弃。
耶稣回想起诗篇 31:5(“我将我的灵交在你手里”)的话,祂正自愿地将自己的灵交在父的手裡 , 将 自 己 作 为 一 个 完 美 的 祭 物 献 给 神 ( 来9:14 )。
耶稣在十架上的最后遗言,是要求天父接受祂的灵。这说话表明祂完全掌握祂生命中的每个情 况,直至到最后一刻。祂对父也有完全的信心。这预言是在诗篇写的,和耶稣在十架上所说的话完全相同。
从此我们知道,耶稣必须自愿地将自己的灵交 上,无人能从祂身上将之夺取。除非祂愿意死,否则祂就不会死,祂死是因为祂选择死。
耶稣死于自愿,祂不是因为被敌人或环境所打败 而死,祂是为了爱我们而牺牲自己。祂的自愿牺牲把我们从永恆的咒诅中拯救出来,为此我们永远感激不尽。讚美耶稣!
路加福音 23:46 耶稣大声喊著说:“父啊,我将我的灵交在你手里!”他说了这话,气就断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