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穌的禱告 奉主名求的意義
第二章
客西馬尼的禱告
耶穌的禱告
16. 禱吿的目的之一,是讓我們尋求和順服神的旨意,耶穌在客西馬尼的禱告活出了祂完美的順服。在祂最危急的時刻,當祂面臨被拘捕和釘十架的苦難,當祂即將要喝神的憤怒的杯的時候,祂更認真地向神禱告。
三次祂向神祈求,那苦杯離開祂,但我們可以從 祂首兩次禱告中所用的不同字眼見到,祂的禱告,是尋求和服從的完美典範。
第一次禱告時,祂説:「如果可能,求你使這杯離 開我。」 但是第二次禱告時,感覺到神要祂喝這杯的旨意,祂説 :「這杯若不能離開我,必須我喝,就願你的旨意成全。」
祂的第一個祈求,用詞是積極的,但第二個是消 極的。第二次祈求比第一次祈求進了一步,彷彿祂已堅強自己,意識到這杯不能從祂身上離開。最後,祂無畏地宣稱:「起來,我們走吧!」(太26:46)耶穌總是為別人禱告,這是耶穌罕有地為自己禱告。
馬太福音
26:39 他就稍往前走,俯伏在地,禱告說:「我父啊,如果可能,求你使這杯離開我。然而,不是照我所願的,而是照你所願的。」
26:42 他第二次又去禱告說:「我父啊,這杯若不能離開我,必須我喝,就願你的旨意成全。」
典範禱告
17. 耶穌的禱告是典範禱告,即使在這可怕的時刻,祂也為成就神的旨意祈求。
一作者評論道:「祂從近乎崩潰進展到堅定決心。 在這兩個祈求中,耶穌從不質疑神或神的旨意--為什麼要定這計劃、為什麼要我、為什麼要現在?反而,祂成為祂教導門徒祈禱部分內容的化身:『我們在天上的父: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。願你的國降臨;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』(6:9-10b)」(Douglas Sean O’Donnell,Matthew,頁798)我們見到,祂存著順服的心,帶著尋求的態度,摸索神的意思。在生死關頭,祂禱告的目的仍然是要遵行神的旨意。
馬太福音
6:9 「所以,你們要這樣禱告:『我們在天上的父: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。
6:10 願你的國降臨;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。
阿爸,父啊!
18. 在福音書中,耶穌總是稱神為父,除了在十架上時, 祂喊叫「我的神!我的神!為甚麼離棄我?」(太27:46);但在這個場合,祂和神更加親密,祂稱祂為 「我父啊」(太26:39)。
馬可更補充說,祂甚至稱祂為「阿爸,父啊!」 (可14:36)
祂感到極度痛苦,於是天上的一位天使來加添祂 的力量。祂亦非常焦慮,非常懇切地禱告,以至汗水如大血點滴在地上。
路加福音
22:43 〔 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,加添他的力量。
22:44 耶穌非常痛苦焦慮,禱告更加懇切,汗如大血點滴在地上。〕
曾大聲哀哭
19. 在下面的段落中,希伯來書的作者無疑是指耶穌在客西馬尼的禱告。祂的人性在成為世人的罪的可怕前景下抵擋不住,悲痛欲絕,於是祂熱熾禱告,向神祈求,哭泣流淚。祂是感到何 等深沉的悲哀和傷痛。
耶穌大聲哀哭,流淚禱告,天父就因祂的虔誠應 允祂的祈求。天父並沒有批准除去祂苦杯的要求,而是給了祂更大的祝福。天父並沒有將祂從死亡中拯救出來,而是將祂從墳墓中拯救出來,現在祂坐在神的右邊,永遠統治祂的子民;因為復活的耶穌完成了神子民的救贖工作,並贏得了對罪和死亡的決定性勝利。
在另一個意義上,神也應允耶穌的禱告,因為耶 穌一直祈求神的旨意要成就。一作者指出:「耶穌最深切的禱告是父的旨意成就--祂的死會成為我們的救恩(來7:25; 10:9-10)。」
希伯來書 5:7 基督在他肉身的日子,曾大聲哀哭,流淚禱告,懇求那能救他免死的神,就因他的虔誠蒙了應允。
耶穌的誘惑
20. 除了面對成為世界的罪的巨大任務,耶穌亦可能面對撒但的誘惑。撒但在曠野曾誘惑祂,但失敗了。之後他離開祂,再等時機。沒有時機比客西馬尼是更好的,那無疑是耶穌最脆弱的時候。我們也見到,祂吩咐門徒禱告,不要陷入誘惑。這表示祂自己可能正經歴誘惑,但祂會因為禱告而獲勝。可惜門徒不聽祂的指示,轉瞬間就跌倒了。
因此,在客西馬尼,我們見到耶穌的人性和祂抗 拒試探的掙扎。神學家說,客西馬尼的事蹟記錄在馬太福音、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中,但不在約翰福音中,原因是約翰福音的主題陳述耶穌基督是神,祂道成肉身,即使成為人,祂仍然是神,而神是不能被惡魔所誘惑的 (雅1:13)。
馬太福音 26:41 總要警醒禱告,免得陷入試探。你們心靈固然願意,肉體卻軟弱了。」
俯伏在地
21. 隨著誘惑加劇,祂的禱告也更深切,這更深切的禱告反映在祂禱告的姿勢。起初祂跪下禱告,後來祂俯伏在地上禱告。
第一個亞當在試用期時在伊甸園違抗神,但在客 西馬尼第二個亞當在面對釘十架的嚴酷考驗,保持了完美的順服。
三次禱告尋求神的旨意後,祂就即時行動,起來 面對叛徒猶大。
馬太福音 26:46 起來,我們走吧!看哪,那出賣我的人快來了。」
第一言
22. 耶穌對人類偉大的愛,在祂十架上的遺言中表露無遺。即使在難以形容的苦痛中,耶穌仍然為祂的敵人禱告,又救了一個強盜,和照顧母親。
沒有言語比耶穌離世前的寬恕言語更充滿愛。在 祂生命最黑暗的時刻,當祂正經歴釘十架的痛苦和瀕臨死亡之際,祂並沒有停止照顧別人,反而為祂的敵人和兇手代禱。之前,祂教導我們要為敵人禱告,現在正處於水深火熱中,祂為我們樹立完美榜樣。
一作者寫道:「主耶穌確實是最有憐憫心、最有同 情心、最有恩典;沒有人是邪惡到祂會置之不理的。對於祂全能的心,沒有人的罪惡大到無可救藥,令祂對他們的靈魂置諸度外。祂有時間在十架上為祂的兇手禱告,像這樣的愛是一種無可理解的愛。」(J C Ryles, Luke, Volume 2, 頁464)
路加福音 23:34a〔 這時,耶穌說:「父啊!赦免他們,因為他們所做的,他們不知道。」
第四言
23. 在十架上,耶穌經歷到祂受難的頂點。祂背負著人類所有罪惡的重擔,祂的父毫無憐憫地將祂對罪的烈怒傾倒在祂身上。耶穌正嘗到永死和地獄的苦楚,使祂悽慘地喊叫:「我的神!我的神!為甚麼離棄我?」
神是宇宙的至善,有祂的同在,生命是充滿無窮 福樂;沒有祂的同在,生命是最痛苦、是生不如死的。神是愛和光和一切美善的泉源,失去神的同在,就是墜入黑暗的地獄,是令人驚心動魄的心靈折磨。耶穌正嘗到地獄的滋味、經歷地獄的 苦楚,祂的喊叫,是整本聖經中最激動人心的時刻之一。
在這痛苦的喊聲中,耶穌一方面表達了被神離棄 的苦楚,另一方面也表達了祂和天父的親密關係和對祂的信任,因為祂稱神為「我的神」。在苦難中祂求神幫助,仍然相信地向祂喊叫。
要謹記,若不是因為耶穌在十架上代受了地獄的 懲罰,有一天我們都要被扔進地獄裏,遭受永死的厄運;現在因為祂在十架上的自我犧牲,我們信祂的人就不至滅亡,反得永生。讚美神!
馬太福音 27:46 約在下午三點鐘,耶穌大聲高呼,說:「以利!以利!拉馬撒巴各大尼?」就是說:「我的神!我的神!為甚麼離棄我?」
第七言
24. 不久之後,我們知道父子之間的團契得到了恢復,因為耶穌又再稱神為父。耶穌將祂的靈託付給神,神透過復活來回應祂的禱告,神子並沒有永遠被離棄。
耶穌回想起詩篇 31:5(「我將我的靈交在你手裏」)的話,祂正自願地將自己的靈交在父的手裡 , 將 自 己 作 為 一 個 完 美 的 祭 物 獻 給 神 ( 來9:14 )。
耶穌在十架上的最後遺言,是要求天父接受祂的靈。這說話表明祂完全掌握祂生命中的每個情 況,直至到最後一刻。祂對父也有完全的信心。這預言是在詩篇寫的,和耶穌在十架上所說的話完全相同。
從此我們知道,耶穌必須自願地將自己的靈交 上,無人能從祂身上將之奪取。除非祂願意死,否則祂就不會死,祂死是因為祂選擇死。
耶穌死於自願,祂不是因為被敵人或環境所打敗 而死,祂是為了愛我們而犧牲自己。祂的自願犧牲把我們從永恆的咒詛中拯救出來,為此我們永遠感激不盡。讚美耶穌!
路加福音 23:46 耶穌大聲喊著說:「父啊,我將我的靈交在你手裏!」他說了這話,氣就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