耶穌的受難 驚天動地的故事
第二章
血肉之體
憂愁起來,極其難過
10. 從四福音的記載,我們見到耶穌在所有情況下,都是控制局面、運籌帷幄、充滿權威。但在客西馬尼,在祂被拘捕前,耶穌就「憂愁起來,極其難過」,甚至「心裏非常憂傷,幾乎要死」(太 26:37-38)。
一些不信者不能明白,為什麼耶穌在即將殉難時,未能保持鎮靜,未能持有從容不迫的態度,就像自古至今很多屬靈英雄、殉道者一樣,毫無畏懼、氣定神閒?
當 司 提 反 殉 難 時 , 他 的 臉 像 天 使 一 樣 明 亮 ( 徒 6:15)。他死時平靜,充滿平安,並為他的敵人禱告,求主饒恕他們,雖然他們正在用石頭打死他。
使徒行傳
7:59 他們正用石頭打司提反的時候,他呼求說:「主耶穌啊,求你接納我的靈魂!」
7:60 然後他跪下來,大聲喊著:「主啊,不要將這罪歸於他們!」說了這話,就長眠了。
超越人類至極的恐怖
11. 祂是全能的神,祂來的目的就是要死,為什麼面對死亡時,神的兒子這麼憂愁、難過,甚至幾乎要死,表現不如很多基督教歴史上的殉難者?
一作者問道:「我們是否要相信,彌賽亞的追隨者在遇到同樣的折磨時充滿無法形容的喜悅,但他們救恩的首領卻捲縮在花園裡,畏懼同樣的酷刑呢?
神的基督是否懼怕鞭子、荊棘、十字架和槍,或是那個杯代表著無限量地超越人類至極的恐怖呢?」(Paul Washer, The Gospel’s Message & Power, 頁 189)
馬可福音 14:34 對他們說:「我心裏非常憂傷,幾乎要死;你們留在這裏,要警醒。」
耶穌的兩個性質
12. 要瞭解耶穌的極度憂傷,我們必須要認識耶穌的兩個性質。祂是道成肉身,祂有神性,亦有人性。祂是神,亦是人。祂是我們難以理解的「神--人」,是神子,亦是人子。
作為神,祂的旨意永遠與天父的旨意為一。但是作為一個人,耶穌是有人的意志和軟弱,就像我們一樣;因為祂是血肉之體,就像我們一樣;若然不是,祂就不能為我們贖罪,為我們死。一作者解釋說:「要成為世界的救主,基督必要是神,但公義也需要罪要以同樣性質受到懲罰,和犯罪的性質一樣。因此,受死的必須是一個人。違反神律法的是人,要死的亦必須是人……希伯來書的作者支持這個真理,宣稱公牛和山羊的血,不可能除掉更高層次的人類的罪惡。只有一個真正來自亞當一族的人,才能代替罪人,並為他們贖罪。」(Paul Washer, The Gospel’s Power & Message, 頁 169)
希伯來書
10:4 因為公牛和山羊的血不能除罪。
10:5 所以,基督到世上來的時候,就說:「祭物和禮物不是你所要的,但你曾給我預備了身體。
為我們成了咒詛
13. 祂的恐懼、軟弱、和情緒動盪清楚地向我們展示了祂的人性。我們要謹記,祂是道成肉身,祂是獨一無二的神--人,有兩種性質,完全是神,也完全是人。
一作者寫道:「在客西馬尼祂的人性沒有被稀釋。為此感謝神,因為耶穌的人性對我們的救贖至關重要。」 (Douglas Sean O’Donnell,Matthew,頁 798)
血肉之體的本性,就是面對苦難的時候就會退縮,耶穌在客西馬尼的極度憂傷,就是祂人性的表現。當祂要求天父「把這杯撤去」時,祂就表現出人性的軟弱。在想到卽將降臨在祂身上的恐怖苦難,耶穌的肉身就好像沒有力量和勇氣似的。面對無法想像的身體、精神和靈魂痛苦,祂正經歷何等的心靈和心理恐怖。祂最懼怕的是喝神的憤怒的杯,而不是被釘十架的身體痛苦。
一神學家寫道:「釘在十架上死的肉體痛苦當然是可怕的,但有成千上萬的人亦死在十架上,他們可能死得比基督更苦。但是,只有一個人在十架上時,接受神的完全咒詛。我懷疑耶穌甚至沒有意識到釘子和槍--他被外邊的黑暗所淹沒。耶穌在十架上處於地獄的現實中。他完全喪失了神的恩典和同在,與父的一切福分完全分離。他成為我們的咒詛 , 以 使 我 們 有 一 天 能 夠 看 到 神 的 臉 。 」 (R C Sproul, 被 引 用 於 Nancy Guthrie, Jesus, Keep Me Near The Cross, 頁 95)
加拉太書 3:13 既然基督為我們成了咒詛,就把我們從律法的咒詛中贖出來。因為經上記著:「凡掛在木頭上的都是受咒詛的。」
替我們成為罪
14. 祂非常悲傷和痛苦,不是因為迫在眉睫的釘十架的身體痛楚,而是因為祂即將要成為世界的罪。
一作者寫道:「那是一個純潔、從未犯過罪的靈魂的悲傷,面對著『成為罪』(林前 5:21)的不公義,完全和罪成為一體,因而不僅喪失了祂父的團契,更要成為天父厭惡的對象。祂被判定犯了人類累積的罪惡,並被判要付出全價,要完全滿足公義對 全 世 界 的 總 罪 惡 的 要 求 。 」 (Paul Billheimer,Destined for the throne, 頁 80)
哥林多後書 5:21 神使那無罪的,替我們成為罪,好使我們在他裏面成為神的義。
神的羔羊
15. 說耶穌成為罪的意思是,在十架上祂背負著罪,承擔著世界的罪,好像神把人類的罪全部傾倒在祂身上。耶穌是唯一一個沒有被原罪沾污的人,祂從未犯過罪,聖經肯定了我們救主是完美無瑕。祂是唯一一個沒有犯罪的人,但是為了我們的罪,祂成為罪。
耶穌成為人類的「罪的承受者」。在十架上,祂與世界的罪惡成為一體。這並不表示他成為一個罪人,祂也沒有獲得我們的罪性。這話意思是耶穌成為代表性的罪的承受者。
神對待耶穌,就好像祂是一個罪人,將祂當作一代罪羔羊,要為那些相信祂的人的罪承受懲罰。
約翰福音 1:29 第二天,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裏,就說:「看哪,神的羔羊,除去世人的罪的!
沒有人經歴過
16. 耶穌感到「心裏非常憂傷,幾乎要死」,因祂面臨的不是一般的困難和苦難。祂正面臨著沒有人曾經面對過、經歴過的壓力和苦痛。正如先知以賽亞所預言,祂是一個「多受痛苦,常經憂患」的人。
也許我們可想像到,被釘子穿過手腕的感覺是怎樣的;但我們無法可想像到,被神為世上所有的罪過而咒詛的感覺是怎樣的;對我們來說,這是不可理解和深不可測的。
祂的痛苦是如此嚴重,令祂流出了大滴血汗在地面上。一作者寫道:「但基督的精神和心靈壓力是如此之大,血液被迫通過毛孔,大滴血汗滴在地面上。我們的主有一個孤獨的經歷,其他受造之物從來沒有嘗過,之後亦永不重復……祂正在經歷屬靈折磨,同時又經歴審判和釘十架的身體折磨。」(JohnW. Lawrence, The Six Trials of Jesus, 頁 25)
馬太福音 26:38 就對他們說:「我心裏非常憂傷,幾乎要死;你們留在這裏,和我一同警醒。」
憤怒的杯
17. 在聖經裏的用詞,「杯」字很多時都有比喻的意義。杯可以代表神給義人的祝福 (詩 23:5:「福杯滿溢」),亦可以代表神對罪人的審判和憤怒。以色列人曾經嘗過神憤怒的杯的苦痛 (賽 51:17:你從耶和華手中喝了他憤怒的杯) 。
耶穌求天父把祂的憤怒的杯撤去,是因為充滿智慧的祂知道成為世界的罪是怎麼回事。罪對我們來說是很自然的,因為我們都是罪人。但耶穌是無罪,是聖潔的。祂很厭惡罪、憎恨罪,祂是罪的敵人,不能容罪。祂對罪是極之敏感的,但偏偏祂卻要成為全人類的罪。
就是因為祂知道卽將降臨在祂身上的苦難的恐怖性,令到祂流汗時汗水如血。
路加福音 22:44 耶穌非常痛苦焦慮,禱告更加懇切,汗如大血點滴在地上。〕
幾乎要死
18. 神是聖潔的,所以祂不能容忍罪,在十架上,天父要離棄耶穌,審判祂,咒詛祂,罰祂至死。被神離棄,與祂隔絕,就是屬靈死亡,就是地獄的現實。
想到祂要用祂身體去承受整個世界的罪孽,想到祂因為世人的罪卽將要與天父分離,要嘗到地獄的苦楚,耶穌在客西馬尼「就憂愁起來,極其難過」。不是因為祂會喪失生命,而是祂會完全成為世人的罪,成為神對罪的憤怒對像的恐懼,令到祂心裏憂傷都「幾乎要死」。
以賽亞書 59:2 但你們的罪孽使你們與神隔絕,你們的罪惡使他轉臉不聽你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