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天新地 無窮福樂
第一章
天堂在那裏?
活的盼望
1.親愛的讀者,旣然基督徒相信他們將來會在天堂享受永恆,你可能會以為,他們對天堂的景象必有相當認識。但你會覺得詫異,原來今天的一般信徒對天堂和天堂的生活只有一些很瑣碎的知識。
現今世代的豐盛物質生活,往往會令我們專注追求今生事業和享樂,而忘記下一生。現今世人的口號是「活在當下」,此口號無疑會令我們忘卻永恆。
因為這世界的生活是如此舒適和愉快,天上的生活對我們就沒有什麼吸引力。正如一作者説:「當你現在已得到你一切所想的,為什麼還要活在永恆的盼望中呢?」
因此,現今的信徒很少做到常常盼望永生;他們的腦海應該是滿懷,但可惜只是依稀有,甚至完全沒有,聖經所説的「活的盼望」,即是耶穌回來時,他們會領受神為他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,是耶穌用祂性命換取回來的。
彼得前書
1:3 願頌讚歸於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!他曾照自己的大憐憫,藉著耶穌基督從死人中復活,重生了我們,使我們有活的盼望,
1:4 好得到不朽壞、不玷污、不衰殘、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,
要思考上面的事
2.我們越愛這世界,就越少對天堂有盼望。沒有永恆的盼望,我們就不能有堅定的信心,就只能做一群起不了作用的信徒,因此聖經教導我們要常常思考上面的事。
英語有句俗語說:「過分追求屬靈境界的人,在地上是毫無用處的 (those who are too heavenly minded are of no earthly good )。」但聖經的教導是恰恰相反,事實是我們越是渴慕天堂,在地上的生活就越有力量。
基督教作家魯益師指出:「如果你讀歷史,你會發覺為現今世人貢獻最多的基督徒,亦是那些最盼望下一生的……現今的基督徒起不了作用,是因為他們對下一生毫不思索。」(C.S. Lewis, An Anthology of C S Lewis, 頁178-179)
沒有永恆的盼望,我們都會成為一群軟弱無力的基督徒,因為沒有聖經所說的「靈魂的錨」(來6:19)。
敬虔的信徒應該把注意力放在上面的事。一清教徒作者寫道:「他將自己的摯愛擺在上面的事上(歌3:2)。在他到達之前,他的心已去了天堂,他把這世界看作是一個美麗的監獄,他不愛他的腳鐐,儘管它是用金子製成的。一個聖潔的人思索榮耀和永恆;他的願望有翅膀,已經飛了去天堂。」(Thomas Watson,The Godly Man’s Picture,頁104)
我們都是天上的國民,作為天上的國民,當然應該常常思念「天上的家鄉」 (來11:16)。
歌羅西書
3:1 所以,既然你們已經與基督一同復活,就當求上面的事;那裏有基督,坐在神的右邊。
3:2 你們要思考上面的事,不要思考地上的事。
是眼睛未曾看見
3.你認為天堂是怎樣的?可曾想過,在天堂我們會做些什麼,會如何生活?你有沒有靜心探索過天堂的奇妙和奧秘?
美國名作家和智者Mark Twain曾經諷刺地建議:人們在天堂將會「唱聖詩和揮舞棕櫚枝,直至永恆」。
愛爾蘭劇作家 George Bernard Shaw亦言:「傳統的想法是,天堂是那麼空虛、那麼沉悶、那麼無意義、那麼悲慘,沒有人曾經大膽地描述了一整天在天堂的生活,雖然很多人卻已描述在海邊的一天生活。」
由此可見,一般人都相信在天堂的生活是很枯燥、單調和乏味。但熟讀聖經的信徒,會用神的話語來糾正這些謬誤;聖經明言,在天堂的生活是奇妙至極,是完全超乎我們想像。我們的眼睛未曾看見,耳朵未曾聽見,人心也未曾想到,神為愛祂之人所預備的,是何等美好的福分。我們有限的智慧,實在無法透徹理解那等待著我們的永恆榮耀。
哥林多前書 2:9 如經上所記:「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,耳朵未曾聽見,人心也未曾想到的。」
極豐富的恩典
4.很多人以為天堂是一個虛無飄渺的地方,人會漂浮在雲上,整天彈豎琴;在天上的生命將不如地上的那麽實質、充實和豐富。但這是完全的謬誤。
一作者解釋説:「但是在天堂,借用魯益師的比喻,我們不會是一群影子,生活在影子地帶。相反,我們將會完全活著,完全有肉體,活在一個完全物質的宇宙中。」(Andy Alcorn, Heaven, 頁137)
復活後,耶穌告訴祂的門徒,祂不是一個鬼魂,而是一個有骨有肉的人 (路24:39)。
許多信徒可能尚未完全明白,神拯救我們的目的,是為了要把祂極豐富的恩典,就是祂在基督耶穌裏向我們所施的恩慈,顯明給我們看!旣然這是神的永恆目的,我們可以期望,在天上將會永恆領受神的無與倫比恩典。
以弗所書
2:6 他又使我們在基督耶穌裏與他一同復活,一同坐在天上,
2:7 為要把他極豐富的恩典,就是他在基督耶穌裏向我們所施的恩慈,顯明給後來的世代。
天堂在那裏?
5.現在讓我們首先探討聖經的「天」的意義,和天堂的位置。聖經説天有三重天,首先是天空或覆蓋地球大氣層的天。
這第一重天是指環繞地球的大氣層,它是充滿雲彩和我們所呼吸空氣的空間,這大氣層正是以賽亞書55:10所指的天:雨雪從天而降,並不返回,卻要滋潤土地,使地面發芽結實,使撒種的有種,使要吃的有糧。(賽55:10)
聖經啟示的第二重天,乃是浩瀚無限的宇宙穹蒼;這個超越地球大氣層的廣極空間,正是創世記開篇宣告的那個容納無數星系的「天」:起初,神創造天地。(創1:1)
第三重天是看不見的天,乃是至聖之境,這天就是天堂,是神和祂的天使,和已離世的聖徒居住的地方,是祂寶座所在的位置。
使徒約翰在啟示錄中看到的天就是這個神的天堂:「你上這裏來,我要把此後必須發生的事指示你。」(啟4:11)
這個神聖的天堂也被稱為現今的天堂,或居間天堂,是基督徒離世後去的地方。它有時也被稱為樂園;耶穌曾向十架上的強盜保證,他離世的那一刻就會到那裡去 (路23:43)。
使徒保羅也說,我們離世後會立刻與主同在: 我們勇敢,更情願離開身體,與主同住。(林後 5:8)
綜上所述,正如一作者説:「飛鳥所在的天空就是第一個天;最高的天,星星所在的地方,就是第二個天;屬靈層面的,神居住的,就是第三個天。」(Ed Strauss, Heaven, 頁18-19)
使徒保羅曾一度被提上了這第三個天,在那裡他聽到一些令人驚訝的言語:他被提到樂園裏,聽見隱祕的言語,是人不可說的。(林後12: 4)
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
6.基督徒常談及的天堂是第四個天,即未來的天堂,他們將會在那裡和神共度永恆。耶穌向祂的門徒說,祂會為祂的子民準備這個未來的天堂。
你對這天堂有什麼想法?當你想起它的時候,有什麼影像會浮現在腦海中?讓你的想像力盡情馳騁吧!樂園?一個永恆喜樂、無比幸福、完美歡欣的地方?這一切都將是真實的--甚至遠超你的想像!
我們首先要知道,天堂是一個有實際位置,一個真實的地方。它是一個像北京或上海或香港一樣真實的地方。在以下一節經文,耶穌用了「住處」和「地方」這兩個詞語來形容我們將來的家。
一作者寫道:「地方是單數的,但住處是複數的。這表明耶穌已經替我們每個人預備了個人住宅,是一大地方的一小部分,這地方將會是我們獨一無二的家。住處有舒適和親切的感覺,地方表示寬敞,這就是天堂:既寬敞又親切的地方.」(David Jeremiah, God loves you, 頁227)
約翰福音
14:2 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;若是沒有,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。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。
14:3 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,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去,我在哪裏,叫你們也在哪裏。
上向,不很遙遠
7.這地方在那裏沒有人知道,但我們知道它是「上向」,因為聖經説耶穌基督曾升天(徒1:9)。撒但魔鬼亦說天堂的方向是上,它也可能在北方,因為他曾對自己說,他將要升到天上,坐在會眾聚集的山上,是在極北的地方 (賽14:13)。
聖經告訴我們天堂並不是很遙遠,可能是很接近的地方。它並不是在遠方,而是在另一境界。當保羅正前往大馬士革去迫害基督徒時,主打斷他的旅程。從天上來的一道光閃過他的周圍,之後主從天上和他說話。雖然主在天上,保羅在地上,天和地是接近到主和保羅可以交談 (徒9:3-5)。
天堂也許並不是很遙遠,可能只是離我們咫尺之間,只是我們沒有能力看到它。司提反是聖經記錄的第一個殉難者,第一個為耶穌死的信徒,他顯然賦有我們沒有的視力,因為他殉難時,看見天開了,和耶穌站立在神的右邊。
事實上,天地可能是如此接近,以至重疊並且相交。一作者寫道: 「『天堂』在這裡...... 一般聖經意義是神的領域,與人類的領域相對,而不是神在我們這個時-空宇宙中的位置。問題在於:神的空間和我們的空間是否相交;如果是的話,其方式、時間和地點又是如何?」 (N. T. Wright,Why Christianity Makes Sense,頁59)
這位作者還寫道:「舊約強調神在天堂,我們在地上。然而它重覆又重覆地說這兩個領域確實有重疊之處,所以神讓人察覺祂在地上的臨在……亞伯拉罕常見到神。雅各看到天地之間的梯子,天使在梯子上去下來。摩西發現他站在聖地上。換句話說,當他觀看燃燒的叢木時,那裡(至少在那一刹那)成為天地交會之處。」(同上,頁63-64)
使徙行傳
7:55 但司提反滿有聖靈,定睛望天,看見神的榮耀,又看見耶穌站在神的右邊,
7:56 就說:「我看見天開了,人子站在神的右邊。」
天堂是家
8.每個人都想回家,這世界不是我們的家,在這裡我們只是寄居者和客旅,死後就會去永遠的家。我們是屬於天堂的,它是我們心中的渴望。魯益師寫道:「你在天堂的住處好像是專為你而做的,因為你是為它而做的--一針一綫而做,就好像一手套為一手而做一樣」。
舊約時代的屬靈英雄,因為在世上時,盼望和期待將來可進入天上的家鄉,受到讚賞。
若不對天堂心存渴慕,就難以被神大大使用。基督教歷史上的信心偉人,無不對永恆生命懷有熱切嚮往。亞伯拉罕和眾先祖之所以能忍受並勝過世上的試煉,正是因為他們視自己為這世上的客旅和寄居者,並切盼回到天上家鄉。
我們越多定睛於天上的真實,就越能以正確的眼光看待今生事物。
希伯來書11:16 其實他們所羨慕的是一個更美的,就是在天上的家鄉。所以,神並不因他們稱他為神而覺得羞恥,因為他已經為他們預備了一座城。
地和地上的萬物都要燒盡
9.在世界末日時,神將會用火毀滅世界。然而,這毀滅只會是局部、暫時,不是完全、最終的,因為神創造的世界是「非常好」(創1:31)。神的創造是完美的,但卻被罪敗壞了;有一天,在「主的日子」祂將會毀滅它,但這並非終極的毀滅,而是神聖的重塑。
之後神將會徹底恢復和完善大地,祂會給它一大更新。在這新大地上,神會永遠和我們同住。
一作者寫道:「在我看來,主顯然要通過革新、改造、更新和重組舊有的天地來創造新天新地。現在的天地不會被完全毀滅,而是要被潔淨、得榮耀,並裝備成為我們永恆的家園......彼得所描述的那場宇宙大火,乃是對受造界的淨化,要燒盡一切和罪惡、死亡、咒詛和現世有關的事物。彼得使用的不是表示『毀滅』的詞彙,而是關乎『更新』的表述。」(Dr. David Jeremiah, The Book Of Signs, 頁 396)
舊約有預言說神將會給宇宙一大更新,祂將會好像更換衣服一樣更換天地 (詩 102:25–26)。
神的永恆計劃是更新所有的東西,並把它們放置在基督的權力之下 (弗1:10)。
彼得後書3:10 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一樣來到;那日,天必在轟然一聲中消失,天體都要被烈火熔化,地和地上的萬物都要燒盡。
新耶路撒冷
10.有一天,神的城,即新耶路撒冷,將會從天上降下地上,神將會在這聖城永遠和祂的子民同住。天地將會合併,成為一體,不再分離。換句話說:「天堂,神居住的境界,將擴展到包括整個受造的宇宙,這宇宙將重新被塑造,令它可彰顯天堂的榮耀。」(John MacArthur, The Glory of Heaven, 頁103)
天上的首都將會是新耶路撒冷。使徒約翰見到,牆是碧玉造的;城是純金的;城牆的根基是用各樣寶石修飾的;十二個門是十二顆珍珠;每一個門是一顆珍珠造的。城內的街道是純金的,好像透明的玻璃(啟21:18-21)。
整個城市是一透明黃金的城市。新的耶路撒冷是一個擁有珍珠門、黃金街、碧玉牆,一個多姿多采、令人讚嘆的美麗和光輝燦爛城市。
啟示錄21:2 我又看見聖城,新耶路撒冷由神那裏,從天而降,預備好了,就如新娘打扮整齊,等候丈夫。
生命水的河,明亮如水晶
11.在神的聖城中,將湧流出一條生命之水的河。聖經多處提及這賜人新生命的活水:
撒迦利亞書14:8宣告:「必有活水從耶路撒冷出來」--象徵神的恩典從聖城湧向萬國。
在約翰福音4:10-14中,主耶穌自稱為「活水」,能使人「永遠不渴」。
約翰福音7:37-38進一步指出:聖靈如「活水的江河」,要從信徒腹中湧流而出,成為生命的泉源。
啟示錄7:17則宣告:羔羊要牧養祂的子民,領他們到「生命水的泉源」,使在患難中得勝的聖徒得享永遠安慰。
正如在地上生命必須要地上的水,在天上永生就必靠耶穌的活水。耶穌是生命之糧,活水的泉源,給我們永恆生命。
啟示錄22:11 天使又讓我看一道生命水的河,明亮如水晶,從神和羔羊的寶座流出來,